为加快推进健康养生目的地建设发展,按照省、市关于推进健康养生产业转型发展方案若干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生态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绿满郏县、绿秀郏县、绿美郏县、绿富郏县和全省大健康养生目的地”的目标,充分发挥我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等品牌效应,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养老事业与养生产业并举,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完善的健康养生产业体系,将我县建设成健康养生产业的创新县、引领县和示范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布局完善、多业融合的健康养生体系,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比例达到35%左右,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我县老年人口养老医疗服务需求;城区养老养生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5%,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95%以上,老年医疗护理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得到持续保障。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培育健康养生服务新业态
1.全面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各级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改造升级,定期筹办好各类文体活动。依托县体育公园、县体育场、县休闲广场、县人民广场、县青龙湖景区、县中央公园等场地努力拓展居民养生娱乐项目。到2020年,建设1个县级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每个乡镇(街道)配套建设1—2个多功能文体活动场所,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活动半径文体活动圈”、农村“十里活动半径文体活动圈”。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
责任单位:县老干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民政局、县招商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打造健康养生特色小镇。实行产业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互融合,促进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健康养生特色小镇。以满足郏县居民近郊游综合服务配套为目的,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将姚庄乡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具有高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性特色小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牵头单位: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
责任单位:县卫生计生委、县教体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招商局、县国土资源局、姚庄乡
3.共建生态宜居健康郏县。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利用3-5年时间实现“绿满郏县、绿秀郏县、绿美郏县、绿富郏县”的目标,以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为契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元素融入公共环境。打造集各种文体活动、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健康公园,以及以健步走活动为主的健康步道。依托县青龙湖景区、县体育公园、县中央公园、县生态廊道、县生态水系等建设和郏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及现代交通、生态环境优势,把县域重点公共场所周边打造成集文化、体育、休闲、旅游、餐饮、养生等为一体的产业带。
牵头单位: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卫生计生委、县交通运输局、县林业局、县农工办、县财政局
4.积极发展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题的健康养生项目。充分发挥我县农业优势,利用农家大院、闲置房屋和场所,建设运营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或称农村幸福院),提供日托、助餐、助急、娱乐、康复等服务。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休闲农庄。结合我县农产品实力较强的优势,发展“郏县红牛肉”“郏县烧鸡”“郏县大尾寒羊”“郏县炖三宝”等知名品牌。
牵头单位:县农工办
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卫生计生委、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着力深化医养融合发展
1.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完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养生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居家老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2018年底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到2020年,老年医疗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5%;同时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县妇幼健康服务中心项目、县中医院二期工程中医综合楼项目、县健康休闲养老服务中心等医养结合工程项目,力争早日加成并投入使用,为我县健康养生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牵头单位:县卫生计生委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推动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医疗联合体为依托,推动县中医院与各乡镇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引导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增设老年医疗养护床位,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等相关工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加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内设中医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探索建立以保健养生、医疗康复为主的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基地。
牵头单位:县卫生计生委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三)着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养生”服务
1.加快推进健康养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郏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政策、康复护理指导、健康管理咨询、双向转诊等服务。
牵头单位:县卫计委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积极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创建。大力推动智慧街道和社区建设。积极推动智慧企业和机构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和机构开展老年人远程健康监护、紧急援助、居家安防、学习教育等服务。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卫生计生委、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着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1.加快推动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抚养人确无赡养和抚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要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其基本建设、机构运转、人员经费和机构内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在发挥敬老院等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保障好现有服务对象的同时,积极为赡养人或扶养人确无赡养抚养能力的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卫生计生委,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生、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新型医养结合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办医支持政策的意见》(豫政〔2014〕5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16〕29号)等有关精神。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具有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支持各乡镇(街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举办各类医养结合机构,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和专业医疗机构。将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和专业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县级高成长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卫生计生委,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具体要求
(一)强化宣传引导。建立专家咨询和定期交流机制,为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及时准确解读国家、省、市、有关政策举措,积极宣传我县推动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重点任务、工作举措以及典型案例,促进国际国内产业资本集聚,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养生产业。
(二)强化考核监督。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健康养生产业统计调查和考核方法,细化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重点任务和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县政府重点督查事项,进行目标管理和任务分解,建立台账管理,根据季报开展跟踪分析,针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考核结果列入当年绩效考核目标。
(三)完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在健康养生、医养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智慧养老、项目审批、财政支持、土地供给、投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郏县加快推进健康养生目的地建设发展实施方案
2018-12-24郏县楼市网